3月7日,三塘湖采油厂监测数据显示,马7-20H、马7-26H两口稠油无杆泵试验井运行正常,实现井筒举升,代替了原来电加热举升工艺,节能达到90%以上。
三塘湖油田马7区块为稠油油藏,因原油粘度高造成常规有杆泵进泵效率低、举升阻力大,抽油机负荷大,经常出现断杆、检泵周期短、举不动等问题,技术人员只能采用井筒空心杆电加热实现其正常生产。但井筒电加热单井日耗能1480千瓦时,单井年耗电费40万元,并且电加热寿命短、经济性差,影响推广。针对这个问题,技术人员通过技术调研、大量室内粘温测试、工艺方案论证,优选马7区块两口井开展矿场试验。
试验数据符合技术要求
在多方协助下,第一口稠油井马7-20H井电潜螺杆泵举升试验于今年初顺利完成。完井监测数据表明,转速、电流、产量曲线运行平稳,各项举升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作业前日产液1.3立方米,泵效5%,作业后日产液量4.5立方米,泵效64%,日耗电60千瓦时,节能95%。无杆泵对低产液、稠油井举升效果明显,在替代电加热降低能耗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随后开展实施的马7-26H井,作业前后对比节能95.8%,表明无杆泵对低产液、稠油井举升效果明显,适应性强。
技术人员介绍,油田目前完成了稀油油藏、稠油油藏、大斜度井、水平井、直井等五种不同条件下的无杆泵试验,逐步形成无杆泵举升的五项关键技术:选井技术、设计技术、诊断分析技术、指标对比技术、经济性评价技术。无杆泵在油田落户,初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达到了节能、经济、高效、管理方便、环保的目的。
三塘湖马7区块稠油无杆泵试验井的成功,为油田额济纳旗天草凹陷白垩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和设计数据,为天草凹陷无杆泵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工艺参数。无杆泵可以在大斜度井举升领域发挥特长,有效解决杆管偏磨问题,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对有杆泵举升起到重要的技术补充、替代作用。随着无杆举升系统的逐步完善,后期在油田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